近日,一個朋友圈視頻瞬間點爆互聯網。
雷丁汽車的創(chuàng)始人李國欣,實名舉報濰坊市昌樂縣現任縣委書記王驍“一把手霸權”。
(相關資料圖)
李國欣主要舉報兩件事情:
第一,縣委書記逼迫雷丁汽車虛報產值。
政府要求雷丁汽車上報工業(yè)和銷售產值67.28億元,實際財務數據顯示為20.45億元,虛報46.83億元,虛報部分是實際的130%。
第二,縣委書記不再給雷丁汽車提供擔保。
2019年1月,雷丁汽車收購野馬汽車的時候,昌樂縣提供了13億擔保貸款。
但是到了2022年7月,貸款陸續(xù)到期,縣委書記卻不給企業(yè)續(xù)貸,造成企業(yè)流動性緊張。
雷丁汽車在外部也找到了投資方,對方愿意給到32億融資支持,但是依然需要擔保,而政府一直不愿提供抵押物支持續(xù)貸。
所以現在雷丁汽車已經拖欠供應商貨款最長的有1年了,已經處于停工停產的狀態(tài),說難聽了,差不多到破產邊緣了。
事就是這么個事,老夫初步判斷下來,就是李國欣對于縣委書記王驍不提供擔保導致公司經營困難懷恨在心,最后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決定自爆和縣委書記同歸于盡。
怎么說呢,政企關系搞到如此劍拔弩張的地步,現實生活中還真的很少見。
只能說李國欣是真的被逼急了,這家公司他也是不想再做下去了。
先說說這個縣委書記王驍。
一般企業(yè)實名舉報的話,基本上是確有其事,就看企業(yè)如何證明自己虛報的部分是應縣委書記要求,其中還有沒有什么其他貪贓枉法的事情存在。
比如利益輸送之類,只不過在李國欣的陳述中并沒有談到行賄受賄的問題。
話說我國對于實名舉報還是很重視的。
我有一個在北京紀委工作的朋友跟我說,像這種舉報案件是有優(yōu)先級的:
實名舉報>領導督辦>匿名舉報
所以你想民告官,就必須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只有實名舉報才會被重視,舉報又怕被打擊報復搞匿名的,基本是沒有結果的。
除非內容駭人聽聞,證據極度確鑿,這個紀委還有興趣調查一下。
像雷丁汽車這個案子,就屬于實名舉報,所以山東省市聯合調查組在當天晚上就成立,進入昌樂縣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這個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也沒誰了。
其實政府讓當地龍頭企業(yè)虛報產值,裝裱當地GDP用于一把手的政績,這種么也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只是讓企業(yè)虛增130%,倒是讓我沒想到的。
那么再展開聯想,一個縣尚且如此,全國會怎么樣,我們實際的經濟體量到底是多少,GDP究竟有多少水分?
這就讓人細思極恐了。
然后再說說這個雷丁汽車。
說真的,這家新能源汽車可能大家還真沒怎么聽說過,它是一家生產低速電動車的企業(yè),再說了通俗一點,就是那種老頭樂汽車。
2016年至2018年,雷丁電動車連續(xù)三年蟬聯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銷量分別為15萬、21萬和28.7萬輛,是我國低速電動車的龍頭企業(yè)。
后來國家對低速電動車出了限制以后,雷丁汽車的銷量就直線下滑。
它收購的野馬汽車就是想轉型,無奈市場根本不買賬,2022年1月到10月,雷丁汽車累計銷量只有6878輛。
所以企業(yè)本身的經營狀況就非常糟糕,可以說即使有了資金,也很難和蔚小理去競爭,更別說比亞迪和特斯拉了。
站在縣政府的立場,這樣的企業(yè)該不該幫,或者說幫到怎么樣的地步,這就是一件很難做抉擇的事情。
有很多人說,因為前任縣委書記給了雷丁汽車擔保,而現任的不管,這就是典型的新官不理舊事。
我覺得這句話是有問題的,企業(yè)不能綁架政府做任何決策。
比如曾經的恒大就綁架了深圳市政府,深圳在背后做了多少工作,拉了多少資金,后來呢?
還不是一地雞毛。
因此,面對經營有明顯問題的企業(yè),政府公事公辦可能是最好的選擇,比如不阻撓,不擔保等等。
你有本事你自己去貸款。
一個昌樂縣一共有58萬的人口,現在企業(yè)卻要求政府拿出32億的擔保,相當于一個人頭要負擔5500塊錢。
2021年昌樂縣人均可支配23108元,那么等于把全縣老百姓年收入的1/4都交給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yè),賭的是它可以起死回生。
賭贏了皆大歡喜,但是賭錯了怎么辦?這個窟窿誰來填?
更何況經歷了3年的口罩,財政收入也非常緊張,根本容不得胡亂投資。
他一個縣委書記扛不住,權衡利弊,情愿讓這家龍頭企業(yè)倒閉,也不愿意把這么大一筆壞賬砸在自己頭上。
至于要求企業(yè)虛報產值屬實的話,可能也就是對這家企業(yè)最后的價值榨取,以此來鋪平自己的仕途。
只是沒想到企業(yè)居然狗急跳墻,選擇同歸于盡,這恐怕也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現在調查結果還沒出來,一切都還沒有下定論,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看看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
如此一場新年大戲,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