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31日),保時捷官網12.4萬元帕納梅拉遭搶購引發(fā)網友關注,新黃河記者致電銀川保時捷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網傳消息基本屬實,已與首單用戶達成協議。(
(資料圖)
點擊查看此前報道
)
今天(2月1日),自稱“首單用戶”的王先生回應新黃河記者,“訂單已取消,并沒有以12.4萬價格提車,品牌方稱系統(tǒng)卡頓造成的價格失誤,實際價格為124萬?!?/p>
當事人質疑保時捷有刻意“美化品牌”的嫌疑
今天,王先生向新黃河記者詳細講述了事件經過——1月29日,21:15:54在保時捷小程序下單成功后,第二天保時捷工作人員主動聯系了他,工作人員解釋說,雖然他作為“首單用戶”,但保時捷方面并沒有“12.4萬元帕納梅拉”車型,因系統(tǒng)卡頓導致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124萬元標成了12.4萬元。王先生告訴新黃河記者:“當時考慮到工作人員失誤可能面臨處罰,自己本來也沒想著以12.4萬的價格購車,隨后便取消了訂單?!?/p>
昨天,新黃河記者曾就“保時捷官網12.4萬元帕納梅拉遭搶購”一事致電銀川保時捷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網傳消息基本屬實,已與首單用戶達成協議,具體協議內容暫不方便透露。其他下單用戶正在陸續(xù)溝通處理退款。當王先生關注到保時捷方面的回應時,其中提到的“已與首單用戶達成協議,具體協議內容暫不方便透露”卻引發(fā)了王先生的質疑,他認為保時捷方面的回應與事實并不相符,有刻意“美化品牌”的嫌疑。
王先生表示,實際自己在整個過程中并沒有以12.4萬元或者其他更優(yōu)惠的價格購車,工作人員僅表示會送一份小禮品給自己。因自己最近正考慮購買保時捷車型,也曾向保時捷方面提出是否可以以100萬元的價格優(yōu)惠購車,保時捷方面表示“不能”,其他沒有過多地表示。
銀川保時捷中心:不存在所謂首單,沒把車賣給首單客戶
從王先生向記者提供的與保時捷方面聊天截圖中看到,王先生質疑保時捷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的“與首單用戶達成協議與事實不符,有給品牌打廣告的嫌疑”,保時捷工作人員對方王先生解釋稱,“達成協議指的是因12.4萬的標價事件和您已做解釋并達成了共識,并不是您在本店已購車,我們對媒體沒有透露達成協議的詳細內容,因為這牽扯到客戶的隱私?!?/p>
今天,據相關媒體報道,銀川保時捷中心工作人員回復稱,其實并不存在所謂首單,沒把車賣給首單客戶。發(fā)現標價錯誤后,對下單最早的客戶同樣打電話解釋,取得諒解。不少網友質疑銀川保時捷中心此舉系營銷手段,但前述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沒有必要?!?/p>
當地市場監(jiān)管局:此事涉及規(guī)模較大,正加緊調查
據悉,市場監(jiān)管局已關注此事,銀川市場監(jiān)管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已獲悉此事,因此事涉及規(guī)模較大,也在網上引起輿情,正在加緊調查了解,目前已與公司取得聯系,省市兩級部門也在關注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調查結果。
對此,律師也曾表示,商家單方面取消訂單,既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又違背誠實信用的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劉曉東?剪輯:韓明霞)
你有什么想說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