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青春記憶里的那群男孩
微信朋友圈已經十年了,你塵封的老記憶突然醒來并且拍了拍你,原來考古已經是新潮流。
或許是內娛過分無聊,一部分網友在二創(chuàng)經典,比如甄學比拼,而另一部分網友隨著海清老師的出圈,將考古的魔爪伸向了往屆快男舞臺。
快男舞臺的抓馬現(xiàn)場,不僅靠V神創(chuàng)造,更是有選手不忍直視的黑歷史。
越考古,越喜歡。網友們對于往屆快男的討論度一路攀升,包括上周頻繁出現(xiàn)在熱搜的新綜藝《歡迎來到蘑菇屋》,受到大家一致喜愛也是得益于07屆的那群快男們。
本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兄弟,在經過十五年的時間洗禮后,越熟悉越有梗,往后的綜藝里要想標榜兄弟情,麻煩照著這份標準答卷來。
蘑菇屋快樂再就業(yè)
近期的寶藏綜藝《歡迎來到蘑菇屋》,不允許還有人不知道。由07屆快男的六位成員:陳楚生、蘇醒、王櫟鑫、王錚亮、張遠和陸虎組成,認識十幾年的六個兄弟相聚在蘑菇屋,上演著一波又一波的回憶殺。
網上都說這應該是史上最窮綜藝節(jié)目組,場地是之前《向往的生活》留下的蘑菇屋,沒拆掉的線路、云臺架子現(xiàn)在修修補補,重新搭上接著用,超過一千元的道具器材都是借來的。很難想象節(jié)目組的“巨款”支出給了宣發(fā),這份巨款僅僅只有四萬八,并且還是費勁爭取來的。
攝制組是 《向往的生活6》的原班人馬,連回程機票也要蹭;本沒有錢做動畫,后期老師實在看不下去了就主動熬夜幫忙;專業(yè)場工也是請不起的,只能找附近的村民代替。陸虎也是身兼數(shù)職,又當嘉賓又當藝統(tǒng),現(xiàn)在還得當制片,幫節(jié)目組一起招商。
作為《向往的生活》系列衍生綜藝,最初只想把它作為第六季的前期預熱,畢竟誰也不會對如此寒酸憋屈的綜藝抱有多大信心,包括這群參演的嘉賓。從他們的群聊名稱【快樂再就業(yè)】也能看出,快樂是第一要義,管它能有多大水花,就當是07屆快男的一次團建了!
當最窮綜藝碰上07快男,竟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化學反應,熟人局,真性情,真的很好磕。
我和我的“怨種兄弟”
背后的艱難程度與這群老男孩呈現(xiàn)出的效果完全成反比。最開始是被#07年快男的猜歌游戲笑死#這條微博熱搜吸引,點進去一看,承包了一整天的笑點。
在節(jié)目組設置的比劃猜歌環(huán)節(jié),五分鐘答對二十題即可獲得菜品的選擇權,對于這群從事音樂的人來說應該小菜一碟,但萬萬別沒想到,他們只答對了四題。
全程都在“過過過!”,實力演繹人不紅歌不紅是種什么體驗。“他們不會聽的”、“肯定猜不出”、“這是我的歌,一點都不紅”,一次次主動放棄猜歌,不斷換人比劃,全程無奈中又透露著心酸與好笑。
就連裝個籃球架也可以整活,自配進行曲的BGM出場,爬上梯子在簡易的籃球架上簽名,屬于兄弟間簡簡單單的儀式感。而兄弟間的默契感是唱到一半累了就自動消音,在他們身上你會發(fā)現(xiàn)男人是不會長大的,待在一塊只會一起變得更“幼稚”。
互相“嘲笑”吐槽古早的殺馬特造型,互揭老底,發(fā)言也是極為大膽。公然對當年的排名表示不服,“婚慶歌手張遠”,“打架蘇醒有經驗”......(蘇醒的內心OS:栓Q,真的謝謝你們了?。┻@幾個人湊在一塊兒底都給你兜完,在內娛綜藝節(jié)目里,這是可以說的嗎?
十五年時間打下的真感情才能讓他們沒有包袱,自黑也帶著兄弟一同搞笑,哪有什么顧慮,彼此知根知底,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毫不避諱,梗還是得自己人吐槽最帶勁。
隨性又自然,爆梗不斷,歡樂四溢的相處模式,他們獨一份。
住在青春記憶的那群男孩
還記得十五年前,快男是當時選秀節(jié)目中的天花板,見證著各自頂峰時期的輝煌。
現(xiàn)在的他們是再就業(yè)男團, 從節(jié)目中走下臺,踏上不同的人生軌跡,有風生水起后的沒落,也有被雪藏的孤寂。大家都是在娛樂圈的摸爬滾打中體會到現(xiàn)實的殘酷,共同的回憶,相似的經歷,他們推心置腹的兄弟情一旦建立起來就會互相信任到永遠。
07快男之間自帶的氛圍感在有說有鬧中越發(fā)深厚,隨時嘲諷與自嘲,隨時隨地老歌重現(xiàn),盡情抒發(fā)著情愫。
當然笑中也會帶淚,哥們兒幾個聚在一起喝著小酒,情到最深處便拿起吉他開始即興創(chuàng)作。
“我活該,年輕也許是我最好的素材?!?/p>
“我活該,到最后我把自己出賣?!?/p>
“我活該,從來不知道什么叫應該?!?/p>
一首《活該》訴說著內心多少辛酸事,你永遠會被他們的才華所折服,太過于真實的情感在歌聲的烘托中直擊淚點,共同的感觸、共同的思緒,各自心知肚明,一個眼神,一個默默的安慰拍肩,無需言表。
好友三五成群,有酒有歌,重拾各自最珍視的東西,他們的眼中仍有光。
最后是制片人寫下的一段話:
網友們的青春又回來了,節(jié)目組也在默默守護著他們,所以,0713的團綜真可以考慮長期安排一下了。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
﹀
責任編輯: